今天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以下防灾减灾日意义、防灾减灾日图标意义、防灾常识、逃生避险技能,请大家一起来学习:
图片

512防灾减灾日意义


通过设立 “防灾减灾日”,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图片

“5.12”防灾减灾日图标意义


图片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防灾减灾日

图片


一、地震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吊顶下、吊灯下、玻璃、镜子和大窗户附近等。
3.做好自我保护。镇静选好躲避处,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二、暴雨
1.行人在街上遇到暴雨,应立即到室内避雨,不要在高楼下停留,也不要在大型广告牌下躲雨或停留,以免被坠落的物品砸伤。
2.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沙井、下水道或坑洞中。
3.城市暴雨容易路面积水,严重时引发河水倒灌,淹没道路,车辆熄火;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三、火灾
1.保持冷静,克服惊慌、恐惧心理。
2.平时要留心所处建筑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3.不要盲目跟从人流,而要沿着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逃生。
4.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手绢等捂住口鼻低姿前进。
5.发现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蹿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等待火势熄灭或消防队的救援。


四、洪水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寻求救援。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游水转移。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
3.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4.洪水退却后,要协助防疫人员做好食品、饮用水卫生和疾病防疫工作。不能食用生冷或动物尸体,水饮用之前要彻底煮沸。


五、泥石流
1.在山谷遇到降雨出现泥石流的时候,要果断地判断出安全路径逃生,路径要是与泥石流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
2.在遇到泥石流的时候可以选择树木生长密集的地带逃生,密集的树木可以阻挡泥石流的前进;不要往地势空旷,树木生长稀疏的地方逃生。

3.遇到泥石流的时候要立即丢弃身上背着的沉重的旅行装备及行李等选择安全路径逃生,但是通讯工具不能丢弃,以便与外界联系求助。

图片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图片


最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