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今又重阳,愿天下父母:平安多喜乐,岁岁长安康

图片

图片





天朗气清,秋风渐凉。在蟹肥酒香之际,佳节又重阳。

九月初九的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于唐代后走向鼎盛,在上千年的光阴流转中,渐渐被赋予了长久、长寿的美好寓意。

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赏菊花、插茱萸、放风筝、吃重阳糕......祈求避难消灾,盼望健康平安。




图片

史悠久的重阳节




重阳节的来历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重阳节的传说





图片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丧命,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

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恒景,看到乡亲们不断死去,非常着急,就决定求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历经艰险,在一座古山里拜师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学艺期间,恒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说完,又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恒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早晨,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的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此时的瘟魔因为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恒景手持降妖宝剑,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将瘟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重阳节的花样习俗






重阳节之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其来源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源于登高避灾的传说,二是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三是在草木凋零之际登高“辞青”,与阳春三月的“踏青”相对应。
登高所到之处并不固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金秋时节,登高远望,让人心旷神怡的同时,还能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

重阳节之插茱萸

自唐代开始,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就已经流行开来。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祛火等作用。重阳时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人们用天然药物调养身体,来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


图片
图片

重阳节之赏菊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农历九月,菊花争相盛放,也造就了重阳节赏菊这一传统。早在三国魏晋时期,人们就会在这一天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是当时的热门活动。

除了赏菊外,重阳节还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的“佳酿是可以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重阳节之放风筝

在南方的很多地区,重阳节放风筝的习俗十分盛行。农历九月,南方季风渐强,风力适中,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相传,重阳节这天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风筝飞得越高越远,则说明晦气也随之远离,甚至还会将风筝的线烧断,让其消失于云天之外,寓意晦气将永远地远离自己。

当然,还有的说法则完全相反,认为重阳放风筝是在“放福气”,风筝飞得越高则福气越浓,风筝的丝线不仅不能弄断,还要千方百计地保护着,若是丝线断了,则吉祥和福气也随之飘向了远方。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解释,背后都蕴含着同样的深意,那就是人们心中对于美好的那份期盼。

图片

重阳节之食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最早,人们做重阳糕的本意是为了祝愿子女“百事俱高”,后来又渐渐有了用“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而当今的重阳糕并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菊花酒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并用来酿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图片





图片

重阳节的诗词






《九日齐山登高》(节选)

唐·杜牧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今天
别忘了向家中父母长辈

道一声问候

祝天下老人

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图片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网等

图片


最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