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培养探讨初中语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培养探讨 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就必须重视引导与启发,这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地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参与者,教师最需要做的是由过去填鸭式讲授教学转变为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良好学习氛围环境。以下就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业习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做好初中语文教学。 一、转变教师观念,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是组织者和引导者。作为现代教育其实质是开放性教育,要以学生为核心,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尽快完成自身的角色换位。教师对学生不能再居高凌下,应善于倾听,善于理解,善于走进学生心灵。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教师角色也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个体发展的促进者,上课不应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更应是与学生一起探究、分享、理解、辨识,共同提高。新课程标准强化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淡化了学生的学习结果,课程功能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学生实践能 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评价自我,发现自我的进步,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内心激发自己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意识,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二、组建自主学习合作小组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在班级里建立自主合作学习小组至关紧要。作为教师必须要设计好小组建立、设计和评价方案,以4人为一小组来分组。要求每个小组自己取一个能彰显小组个性的组名和一个团结口号,促进小组内成员的团结。由于初建学习小组,在自主探讨合作学习实施一段时间后,一般会出现小组成员相互推脱,互相责备,讨论效率较低等情况,这时可以根据和小组成员情况重组小组。首先是进行“组长竞选”,候选人可以自荐,也可以推荐。接着由竞选出来的组长“自行组阁”,教师这里要起“宏调作用”,即根据新建小组成员情况,对各小组进行适当的微调。这种小组“自行组阁”建设方式由于是学生组合评选产生组长,再由组长“自由组阁”,产生的小组组员直接主动对组长负责,这样就加强了组长对小组的有效管理,避免了小组无效的讨论与探究。这种自主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对于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积极参与合作以及追求成功的积极的人生观有重要意义。 三、选择适合开展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实施合作学习。 尽管自主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合作学习绝不是“万金油”,因此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要选择好适当的时机开展合作 学习,将合作学习恰如其分地使用在“刀刃”上才能事半功倍。个人认为语文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从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到作文教学,乃至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合作学习都可派上用场。 首先,用在学生质疑问难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堂是生成的,学生以自己的心灵世界解读文本,以他们的视角看世界,可能会出现一些教师事先难以预料到的 “问题”,个人认为此刻正是运用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如教学《石壕吏》一文时,有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杜甫是男的,官差为什么不抓他却抓走了老妪?这时作为教师,就让各小组学生发挥想象,并各自陈述看法。有的说杜甫被老妇人藏起来了;有的说杜甫是做官的,吏不会去抓他;有的问,既然杜甫是官,为什么不制止差吏抓人?一时间,学生议论纷纷,众说纷纭。这时老师用课件再次呈现写作背景和杜工部年谱,使学生了解到杜甫当时的状况,明白为什么官差没有抓杜甫,随后又让学生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融入这首诗里改写成一个故事。通过这种合作探究,学生读着自己的杰作,欣赏着其他同学的创作,获得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喜悦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四、正确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分工。 “力每一名学生进步”是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学生“个体责任”是合作关系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在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责任到人,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并产生强烈的“内动力”。如果老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对小组成 员间应担负的角色没有定位缺乏明确的分工,这样的小组合作只能是一个看似热闹、讨论激烈形式合作,展示结果可能是只有少数精英学生在表演,看不出学生能力得到培养。如在上“黄河,母亲河”这个综合性实践活动课时,以小组为单位比赛学生收集“黄河”的资料的多少,有的组如此分工:一人搜集传说故事,一人查关于黄河的成语、谚语,一人搜集关于黄河的诗词,一人负责统计并整理,通过合作,小组内搜集的资料就大大增加。这样组内学生在合作中不仅为自己负责,也为其他同伴负责,分工协作建立起息息相关的关系,使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得到参与,得到发展,获得成就感。 五、要及时合理地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 能否用好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成效高低的关键。评价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必不可缺的一环,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实现分组学习目的,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评价不能仅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进行,更应伴随于教学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同时还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方向,因为只有这样才显得更有意义,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总之,自主合作学习是新课改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只要用心去实践,就一定能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适应并推动新课程改革,实现语文学科教学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
|